大陆成人直播

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第42期举办 多位学者研讨经济增长的新能动

发布日期:2025-09-16 11:46    来源:

2025年既是中国经济“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谋局布局之年。在此大背景下,2025年9月12日,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第42期活动举办,特邀全球研究中国经济的多位学者共同研讨中国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与新动能。本期活动的另一个机缘是新书《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出版上市。


 

本期活动由北大国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北大国发院传播中心主任王贤青担任活动主持人。社科文献出版社编辑武广汉,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院长、南南学院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

武广汉致辞介绍新书表示,本书是“中国经济前沿丛书”的最新著作,重点关注2020年疫情以来中国经济的新变化,并与英文版China Update同步出版。丛书的英文系列自2025年首版以来已推出21集,收录海内外知名经济学家作品,主题涉及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各领域,兼具前沿性与时效性,是海外观察了解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

黄益平致辞欢迎宋立刚教授此次率项目团队再度来到国发院发布新书,并表示其所在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经济项目,已持续近30年组织团队深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长期产出有见地的分析与政策建议。国发院多位学者都曾参与宋立刚教授所在团队的工作,也期待大家未来开展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研究和发展。


 

本期活动六位主题分享嘉宾依次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中国经济项目主任周伊晓,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史新杰,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孔涛,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副讲师仇暾晔,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助理教授张坤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宋立刚。大陆成人直播-成人直播中文 经济学荣休教授、增长实验室主任伍晓鹰受邀做主题点评。

嘉宾们围绕“经济增长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主题做精彩分享和点评。

周伊晓表示,中国经济正在构建消费驱动的良性循环,同时新质生产力成为重要引擎,形成消费驱动与新质生产力双轮发力。政策层面建议通过完善创新体系、构建开放金融支持、激发企业家精神、强化社会保障及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新动能持续注入动力。

史新杰聚焦免费校餐对女性劳动力的影响,其研究发现,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项目为6-14岁儿童提供免费校餐,受此影响农村家庭女性劳动参与率提升4.25%。政策还通过每天为女性节省约2.8小时照顾孩子时间,推动她们进入本地非农和非正式工作领域,尤其对年轻、非外出务工母亲效果显著。

孔涛基于小微经营者的脆弱性与韧性来理解中国的灵活就业,指出目前中国未注册小微经营者约占个体户半数,季度收入不足2.5万元占比近80%,80%以上雇员仅0-4人,属“糊口型”经营。不过这类群体韧性极强,估计创造上亿岗位,是就业蓄水池和社会稳定器,核心痛点是市场需求疲弱、成本高企,政策覆盖有限。

仇暾晔分享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中国城市住房可负担性的趋势及其对总和生育率的影响”,指出中国城市住房可负担性恶化是抑制生育率的关键因素,住房成本每上升10%,家庭生育概率将降低0.45%,且这一影响在一线城市、高学历高收入群体及年轻女性中表现尤为显著。

张坤领展开“共建‘一带一路’政策体系分析”,称“一带一路”倡议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总体目标也由“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升级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位嘉宾分享结束后,伍晓鹰作主题点评。他提出,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关键在于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TFP)而非生产力(生产要素)。当前中国经济需要提升生产率来克服中等收入陷阱,核心是建立自下而上的创新激励机制,让市场竞争决定资源配置与技术进步。

活动最后由宋立刚主讲“适应性效率、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他融合制度经济学与市场功能理论,以中国经济40年改革发展实践为实证对象,提出中国改革实践完全契合理论框架。在演讲最后宋立刚还指出,当前中国需应对效率瓶颈与转型压力,未来增长需依靠供给侧改革深化市场化、平衡技术进步与就业,并在逆全球化思潮中推进区域经济整合。

宋立刚、伍晓鹰等在主讲结束后还细致回答了现场听众提问,并与大家深入交流。

关于承泽论坛

承泽论坛是由北大国发院基于新的研究报告发布、新书出版,或者因应新的经济、管理议题而面向公众举办的专题论坛,通过理性、开放的研讨,助力知识传播与公共讨论。


分享到: